[中国科学报]疾病、疫苗与养殖:对非洲猪瘟的反思
如果说有哪个农产品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能量,恐怕就是猪。自8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首次确诊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河南、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等地先后发生多起疫情。
9月17日,安徽省政府发出紧急通知,宣布启动非洲猪瘟疫情Ⅰ级应急响应,并指出当前安徽省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同一天,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发生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
仿佛蝴蝶的翅膀,非洲猪瘟即将掀起一场生猪产业风暴。
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的专家认为,这不仅是一场对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还是对社会及行业诚信价值观的考验,更是一次对健康生猪养殖与生产的反思。
让全世界感到棘手的病毒
近日,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元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100%,无疫苗,不感染人,是OIE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p>
尽管尚无明确结论,但已有线索将我国非洲猪瘟疫情的源头指向了俄罗斯。
专家表示,一个有可能的推断是,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国人出境看球赛,顺便从俄罗斯购回携带病毒的肉制品。这些肉制品未能全部食用,剩下的成为泔水。随后,用泔水喂养生猪,引发疫情。
同时也要指出的是,从1921年非洲猪瘟首次在肯尼亚发现开始,它就成为一个全球性威胁,即使不通过上述可能渠道扩散到中国,以后或许也会由其他路径而来。
“我们团队2014年就做过相关课题,证实我国当时确实没有非洲猪瘟病毒?!彼镌?。但一个月之内,它便在我国多地出现,蔓延之快不得不令人警惕。
这或许与病毒的生命力强有关。非洲猪瘟病毒耐高温,耐pH值范围广,在血液、粪便和组织中可长期存活,冻肉中存活数年乃至数十年,未熟肉、腌肉、泔水、下脚料中可长时间存活。
“任何一种微生物想要生存,总有自己的本领,会想方设法建立自己的适应机制?!敝泄┛圃?a target="_blank">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李国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全世界都在研究非洲猪瘟病毒,它依然能逃避一些防控手段,发展生存空间。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立贤表示,“非洲猪瘟病毒很顽强,控制起来有难度。”
但这并不是说,非洲猪瘟病毒是杀不死的。孙元介绍,“原位消毒可用2%~3%的次氯酸钠(pH值大于13),手表面消毒可用碘化合物或75%乙醇,相关设施设备污染材料等的消毒可用2%氢氧化钠或3%邻苯基酚,广谱消毒剂用Virkon(卫可)。”
与此同时,王立贤表示,非洲猪瘟的传染性并不是特别强,也不感染人,这恐怕是目前唯一值得庆幸的事了。专家估计,如果非洲猪瘟的传染性像猪蓝耳病那样强的话,生猪产业便不是现在的态势了。
生猪健康不只靠药
“疾病,是我国养猪生产水平提高的最大限制因素。猪群健康成为成败的关键?!蓖趿⑾退?,“一个猪场如果三年发一次病的话,还能扛得住;如果每年都发病,它就要倒闭关门了。”
在疾病面前,我们更多的是依赖药物和疫苗。遗憾的是,目前全球都没有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
“全世界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制非洲猪瘟疫苗,用过各种技术手段,但都不理想。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是由病毒的特性决定的?!崩罟滤怠?/p>
孙元介绍,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及相关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唯一成员,其基因组为单分子线性双链DNA,大小170~193kb;平均A+T含量为61%~62%;编码150多种病毒蛋白,超过一半功能未知;基因组末端是一个发夹环结构;是高度可变的多基因家族区。
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多变,有24个基因型。就像一条滑溜溜的鱼,以人们目前的知识和工具,还抓不到它。
李国新说,“一个优秀的疫苗,要安全、无副作用,同时要激起有效的免疫应答。也就是说,既要低毒又要高效?!?/p>
孙元表示,目前有报道的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不能对强毒株提供免疫保护,核酸疫苗只能提供部分?;?。应深入解析病毒毒力相关基因和免疫?;ば韵喙乜乖?,加强研制基因缺失疫苗和弱毒疫苗,解决疫苗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免疫效力等问题。
研发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只是,生猪健康问题不止于此。
“小规模一条龙生产是我国许多猪场疫病控制困难、生产水平低的主要原因?!蓖趿⑾腿衔?,养猪专业化程度亟待提高。生物安全则是防控疫病、降低疫病发生风险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措施。
“其中猪场的布局、工艺选择与猪群的健康、生物安全密切相关。如果一开始就设计不合理,即使每天冲洗、消毒,也无法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痹谕趿⑾涂蠢?,猪场环境是决定猪生命质量安全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也关系到未来15~20年公司养猪的效率。
他建议,小规模一体化猪场逐步改为专业母猪场或保育育肥?。恍」婺D钢沓∮纱车陌粗苌奈磁?/p>
不太乐观下的信心
对于非洲猪瘟影响产业的情况,专家们表示“不太乐观”,但同时认为“可以控制得住”。
“非洲猪瘟扩散风险极大?!彼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生猪养殖量大、生物安全条件差、生猪跨区调运、缺乏有效疫苗、多种传播途径、存在野生宿主等。在他看来,一定要下决心做好防控,否则,过了冬天更不好控制。
目前,主要依靠生猪养殖户主动及时上报疫情的办法并不十分可靠。扑杀一头病猪,国家财政补贴800元,而市场上毛猪售价约6~7元/斤,一头出栏猪重约200斤,加上疫点半径3公里内的生猪全部扑杀,因此,养殖户很可能不愿意上报。
要想严控非洲猪瘟传播的关键环节,孙元建议,要主动监测,对屠宰场、冻肉、肉制品厂、交通要道等进行定点监测;禁止感染区和风险区内猪的移动,严防疫情扩散;对周边进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强检疫监管和宣传培训;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水平,严禁使用泔水饲喂等。
他介绍,“目前我国非洲猪瘟检测和诊断技术是没有问题的。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对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进行了快速准确的诊断,也证明我们建立的方法更特异和敏感。P2(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以上都可以检测?!?/p>
李国新表示,“我国动物疫苗的研究水平、技术和产业能力都很强。如果有非洲猪瘟疫苗问世的话,我们定不会落后?!北热?,由我国科学家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猪瘟疫苗,为一些国家的猪瘟净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非洲猪瘟可能会改变我国生猪养殖的现状,养殖业应从疫苗、药物依赖转向生物安全防控?!敝泄┛圃?a target="_blank">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宏福说道。
张宏福表示,通过开展良种繁育、绿色高效饲料、疾病防控与兽药疫苗减负、粪尿资源化利用、猪肉加工增值、养殖屠宰全程追溯、种养循环等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着力提升生猪养殖绿色发展的质量效益,加强绿色优质生猪产品供给。
而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应果断处置,严格封锁、扑杀、焚化、消毒(所有可能的污染物、交通工具和设施)。尽管产业链中共享共建机制尚不健全,但人的观念和态度至关重要,“病”临城下,不应心存侥幸。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