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
[中国科学报]黄曲霉毒素B1检测技术获突破
发布时间:2014-03-24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14年3月20日|作者:黄明明
本报讯(记者黄明明)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郑楠博士带领的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在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上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婴儿配方食品中痕量黄曲霉毒素B1的超灵敏检测。这为保障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检测手段,相关研究在《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上发表。
黄曲霉毒素B1(AFB1)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一级致癌物,开发高灵敏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是国际关注的重点。由于食品基质复杂,为提高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检测灵敏度,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实时定量PCR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实现了婴儿配方食品中痕量黄曲霉毒素B1的超灵敏检测。
该传感器利用黄曲霉毒素B1适配体对其进行识别,利用实时定量PCR对黄曲霉毒素B1适配体的互补DNA链进行扩增作为信号输出,从而实现对黄曲霉毒素B1的识别和检测。适配体互补链作为PCR扩增的模板可以大幅度提高检测灵敏度,使得该方法成为迄今为止检测黄曲霉毒素B1最灵敏的方法。同时,该传感器对黄曲霉毒素B1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其他可能共存的霉菌毒素不会对检测造成干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