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届教学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大会于2006年7月8日在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翟虎渠教授主持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具体内容如下:
各位委员: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院研究生院坚持“以人为本,以研为本,以质量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院所结合,分段培养”的模式,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导师队伍逐年壮大,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国际合作取得新的进展,条件建设极大改善。自2002年起我院已连续四年蝉联“中国一流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事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一、办学模式独具特色,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初具规模
2006年我院共招收全日制研究生642人,较2005年增长了14.2%,其中博士生180人,硕士生462人。到今年9月,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将突破1700人,专业学位在校生已达600多人,全部在校生人数将达到2500人。
经过全院的努力,我院研究生教育从单一全日制培养科学硕士、博士,发展到同时接受培养在职申请学位、专业学位和博士后研究等多种类型。2006年教育部已正式批准我院开展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工作,这将有利于我院研究生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为实现我院的“高层次、研究型、国际化、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奠定基础。
我院在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第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获得了全面的丰收。目前我院已拥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农科研究生教育学科体系。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到2010年,我院将力争达到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0个左右,博士二级学科授权点60个左右,硕士授权点70个左右,博士后流动站10个左右;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计划达到全日制在校研究生300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500人、在站博士后200人、国际留学生100 人左右,尽快把我院研究生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级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
二、积极探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新途径,开创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
1.规范和完善了研究生培养制度
在教学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面开展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教学委员会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分别审定通过了38个专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26个专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78门课程教学大纲,对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研究生院进一步规范完善了研究生招生、教学、培养、学位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加强了培养过程管理,扩大了与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合作,提高了推荐免试生和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招收比例,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了网上课程质量评估体系,加强了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建设,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2005年制定实施了《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规定(试行)》,突出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实行《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启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库,试行论文盲评,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2.加强了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
在推行新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按照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建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2004-2006年,新增作物种质资源学、环境工程、情报学、土壤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等7个开课专业,新增课程65门。建设了一批高水平、深受同学们欢迎的新兴学科、前沿领域的课程。与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选聘高水平的知名专家长期任教,同时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我院指导教师资源,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我院研究生教学的质量。2004年度,我院导师承担专业课程的比例较2003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2005年选聘任课教师315人,共同组成了一支数量足、结构优、水平高、素质好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鼓励并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和教材体系建设,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教学管理规定,促使研究生在读期间能认真刻苦地学习,遵守校纪校规,保证了教学效果。结合课程教学,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学术讲座,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锻炼了学生们的学术交流能力。
3.加强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导师是我院研究生教育的中坚力量。在进一步扩大导师数量和规模的同时,我院严格遴选制度,把好上岗导师质量关。组织开展了对新上岗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并已形成制度,提高导师对教书育人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使他们逐步熟悉研究生教育规律和有关研究生管理规范,尽快投入到研究生的高质量指导工作中,成为我院高质量、高水平、有创新精神的农科导师队伍中的一员。完善了导师责任制,大力提倡研究生指导小组的培养模式,使具有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以适应科学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
研究生导师要积极参与研究生教学工作。我院的各位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均有责任和义务承担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不得以任何不当的理由推托;同时各位导师要认真组织课程内容,不断提高讲课质量和水平。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教学委员会的各位专家、教授积极支持和参与了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的作用,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与各研究所(中心)以及全院的发展紧密关联的,是我院“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一个基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争创一流研究生院,是全院的大事。在研究生培养规模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坚持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今天召开的教学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将审定新增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审定新增课程教学大纲,讨论教学委员会与研究生培养相关问题,希望各位委员严格认真履行教学委员会委员的职责,积极献计献策,为探索新时期农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新模式和机制,促进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研究生院第一届教学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