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农业部科教司各处处长在张凤桐司长、白金明副司长的带领下,一行10多人来我院调研。这是“非典”过后,科教司开展调研的第一站。
首先,由翟虎渠院长主持召开了座谈会?;嵘?,刘旭副院长就我院的基本情况、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九五”科研执行情况、“十五”科技立项及科研进展、学科建设与发展思路等做了汇报。
随后,翟虎渠院长对我院在“十五”期间可能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如:棉花的三系配套、矮败小麦育种、动物生物工程疫苗和非典疫苗的研制等方面作了展望。谈到我院内部软、硬件建设时,翟院长说,结合迎接我院五十周年院庆,院里正在制定大院规划。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中心大楼的启动、建设国家农业图书馆工程及旧大楼的改造工程,是近几年当务之急的工作,希望农业部给予大力支持。翟院长还对如何构建全国农业科研创新体系提出了建议。他指出,要通过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协作,结合生态区域特点,在全国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上,构建若干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一支精干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直接为区域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翟虎渠说,一直以来,科教司对中国农科院的工作给予了多方面的关心、指导和支持。推进中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中国农科院全体科技人员将为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张凤桐司长在听取汇报后,对我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中国农科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对农科院发展战略的定位非常准确,宏观发展思路十分清晰,在此基础上,每一个时期抓住一项明确的任务,扎扎实实地进行,并以此来推进全面工作?!鞍宋濉币岳?,中国农科院以占全国8%的农业科技人员,取得了占全国26%的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奖项,这充分反映出国家队的地位和水平。
张司长指出,部党组对发展农业科技事业非常重视。在部党组提出的“七大体系”的建设中,就有两大体系与科技教育工作直接相关。围绕农业部提出的“七大体系”、“二十三项工程”建设,中国农科院要积极发挥科技依托的作用,着力构建四大平台,即:重大科技前沿创新平台、重大关键技术和新技术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平台、重大战略研究与农业科技政策研究的创新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为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与农村发展作出新贡献。
张司长对我院提出的构建全国农业科研协作网非常感兴趣,并表示要大力支持。他说,通过这个协作网,政府可以从宏观层次加强统筹与指导,组建各学科领域专家组,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及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组织制订我国中长期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对农业创新的方向、目标、立项等提出建议。中国农科院也有责任通过协作网,加强对地方科研单位的指导与合作交流。协作网的建立,将为区域优势农产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推进科技与区域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他希望,争取经过2-3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与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相配套、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呼应的,比较完整的新型农业科研协作网络。
张司长表示,中国农科院是科教司最强有力的支撑点,而且是代表国家队的支撑点,只有将支撑点构建实了,才能真正发挥出坚实的支撑作用。所以,在中国农科院的发展方面,科教司要从政策、信息和资金项目上,做好全方位的保障和服务工作,同时,要积极协助农科院争取更多的国家重点项目和前沿课题。
白金明副司长在讲话中希望,在全国农业科研协作网的建设中,农科院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加强与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联系,以作为农业部在全国农业科研工作中的主要抓手。白副司长表示,作为农业部、特别是科教司的最重要的科技支撑力量,今后将进一步做好对农科院的服务工作,以使这个支撑力量更为坚实,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
随后,与会的科教司各处处长也就本处的工作做了介绍,对与我院相关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后,张凤桐司长一行参观了我院大院发展规划模型,参观考察了我院重大科学工程建设工地、研究生院、国家种质资源库、中日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泛太科技大厦等。
我院全体院领导、机关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研究生院的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