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加快全球战略布局 ?国际影响提质增效
2014年,中国农科院统筹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化战略,不断深化多领域、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融入国家整体外交,全球合作布局加快推进。积极推动粮食等国际合作,在中比双方领导人共同见证下签署了《关于成立全球变化与粮食安全联合实验室的协议》。由中国农科院牵头建设的蚕桑科技合作中心示范园已成为中古合作的象征,牵头启动的“中国-东盟农业科技协作网”成为科技部对东盟合作的重要平台。推进强强联合,进一步拓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签署(续签)院级战略合作协议11份、所级合作协议34份。新建或着手筹建“中澳可持续农业生态联合实验室”等5个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深化了实质性合作。

加快农业科技“走出去”步伐,国际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在商务部、农业部、科技部的支持下,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走出去”。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巴基斯坦拓展了棉花领域合作,“中棉所44”已在中亚三国大面积推广种植;“中棉所49”和“中棉所63”有望在2015年通过吉尔吉斯审定,产量比当地对照品种增加50%,得到吉尔吉斯农业部的最高嘉奖。绿色超级稻、作物害虫防治、禽流感防控、蔬菜品种以及蚕桑、饲料相关技术与产品已推广到美洲、东南亚、非洲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夯实了全院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基础。

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充分利用国内外多种渠道,争取各类国际合作项目245项,其中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3项、政府间与对外援助项目8项、农业部国际交流合作专项28项、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0项,新增国际合作经费1.6亿多元。组织举办/承办了国际真菌毒素大会、首届国际谷子遗传学大会、第五届国际牦牛大会等各种国际学术会议、科学家峰会、专题研讨会49次?;「骼喙闪粞钅浚?8个单位53人获批赴美、英、德、荷、澳、加等国深造,再创资助人数新高。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