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6日科技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野外科技工作会议”,国务院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野外观测研究圃网”被授予“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野外观测研究圃网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总中心位于北京,32个农作物种质资源野外观测研究圃分布于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野外观测研究圃网南至海南三亚,北至黑龙江克山,东至吉林省吉林市,西至新疆轮台。南北历经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5个气候带,生态系统复杂多样,保存和观测的种质资源丰富,已有近30年的长期观测实践和经验,形成了一个较系统的统一观测研究网络,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科学观测数据。
30年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野外观测研究圃网以作物种质资源为基础,以长期定位观测和数据积累为手段,以资源有效?;ず透咝Ю梦诵?,以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开展了作物种质资源遗传稳定性长期定位观测、种质资源生态适应性联网对比观测、资源保存安全性长期定位观测、以及生态系统的水、土、气等生态要素的长期定位观测等大量卓有成效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经过30多年全国作物种质资源长期野外定位观测,筛选出大量作物优异种质资源,为作物新品种选育、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的种质材料和数据信息。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有892份种质在育种和生产中得到有效利用,直接应用于生产252个,育成新品种640个,累计推广面积58.53亿亩,增产1447.5亿公斤,为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了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分享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野外观测研究圃网被授予“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发布时间:2009-06-19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