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立粮食安全重点是米面口粮安全的思想,按市场机制调控产销
在新时期,如何根据我国资源特点和将来有可能出现的变化,选择发展优势产品,既促进经济增长,又保障粮食安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我国人多地少,在各种粮食中,要重点保证米面口粮安全,根据国际市场的特点,更要注意立足国内,保证米的生产和科技的发展。这是基于米的国际供应相对有限,而我国优势较强,潜力也大。
在发展生产、调控产销方面,我们要根据入世后的特点,按市场机制运作,同时注重保障农民利益。在消费政策方面,应适当调高大米市场价格,给低收入者增加生活补贴,以利减少浪费,促进产业发展。经济较发达的沿海销区,在?;じ氐幕∩?,应适当调减粮食面积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但重要粮食的科技水平要提高,不仅要与产地建立密切的产销关系,更要从科技研发上帮助产地,这样才能保障粮食安全和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2.倡导绿色消费,拉动高档稻米产业发展
绿色消费在国外早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我国,2001年广州发生的毒大米事件后,食品质量安全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2003年波及全国的“非典”?;沟萌嗣嵌陨】涤辛巳碌娜鲜?。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绿色消费特别是高档绿色消费的氛围,这需要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特别是高收入居民增大对绿色大米的消费,以此拉动高档稻米产业的发展。
在倡导绿色消费的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大米产品的市场监督检验,以保证消费者能够买到合格放心的大米。对市场产品的监督检验费用要列入政府计划,避免向企业收取,以使结果客观公正。企业在组织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的生产时,要严格执行产品标准和推行标准化生产规程,要使农户增强按照标准化规程生产的意识,并有严格的监控措施,政府要加强相关技术的服务和政策的保障能力。
3.加强扶持稻米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生产组织化
稻米是人们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特别是贫困家庭的生计,因此从食物安全的角度,国家是尽量调控使其价格不致过高,加上我国水稻种植农户的规模普遍较小,水稻生产和稻米加工企业的利润一般较低甚至是亏损的,企业投资水稻的兴趣也不浓,农户和米业企业发展科技的财力均不足。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从粮食安全及提高人民生活福祉的角度考虑,提高扶强稻米龙头企业的认识,增加投入,对带动农户数量多和反映好的,应当给予较多的支持。另外,在新品种的应用上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减少优质新品种的审定周期,或给予企业使用未审定新品种的一定权限。对企业实行分类指导,引导发展大企业,合并中小企业,主攻效益,有利创汇,方便生活。
4.实施因种补贴,因时因地倾斜高产或优质生产
我国应按照世界通行的做法来调整粮食补贴方式,将原来通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ぜ鄢展号┟裼嗔甘古┟竦玫降募浣硬固髡陨方诮胁固?,由“暗补”转向“明补”。还可以根据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粮食供求的实际情况,区别品种进行补贴:若前一年粮食供求偏紧,库存不高,国际市场供应前景也不乐观,就对高产品种多补贴一些,反之,则对优质品种多补一些;对发达地区多补优质品种,不发达地区则根据实际情况,多补高产品种。这样,不仅有助于稻米生产的宏观调控,同时将补贴工作和种子工程、农技推广服务结合起来进行,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5.增强预警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和地方都应建立起自己的预警系统,增加储备,以保障安全。除了抓实抓好传统统计预警外,还要开发和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信息技术,建立全国土地利用与粮食产量和储量监测系统,实现对全国以至世界范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农作物产量及生物量和储量的监测与预测。其中,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及储备的监测系统要作为重点来抓。
6.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稻米产品附加值
近年来,我国大米加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精深加工还远远不够,国家应加大投入力度并给予相应的金融支持。稻米加工的潜力巨大,稻谷除加工主产品大米外,还可将主产品及其副产品,如碎米、米糠、米胚、稻壳等进行再加工提炼,制成新的产品;产品除休闲食品外,还包括多功能米淀粉、大米蛋白、米糠油、米糠健康食品、生物降解材料以及日化、医药等工业产品。
7.注重长远科研,增强发展后劲
我国未来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的趋势不可避免,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对稻米品质和数量的要求却不断提高。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单产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民族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而这,只能通过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取得。
我国目前生产上采用的优质品种不多,新育成品系的优质水平仍然不高。虽然超级稻产量有很大提高,但仍未有新的突破,水稻品种的遗传基础单一,迫切需要加大投入研发。国家的水稻育种科研经费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增长,但分到育种人员身上,仍显不足?;蛐戆凑丈斜匾娜肆?、财力进行育种是较好的,育种目标上应不宜片面追求审定品种数。
除了食用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外,还应加强专用水稻品种如饲料稻、味精用稻、酒用稻品种的选育。此外,应当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水稻上应用的研究,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精准栽培技术和主要病虫的现代预测预报治理技术。
8.组建行业协会,增强行业内的自律管理
为更好地开拓市场,同类相关企业联合起来,组成行业协会,通过行业自律,建立社会信用,进行有序竞争,是发展和提高社会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粮食购销和生产市场化后,各地已陆续建立了一些地方的稻米协会或水稻专业技术协会,但全国性的稻米协会到目前还未建立起来,这不利于稻米行业今后的发展。中国作物学会成立水稻产业分会建立后,要在为国家稻米安全、行业健康发展大局服务和为会员“开拓市场,科技创新,改善环境”服务上有所作为,推动我国稻米事业的发展。现在,许多城市的超市特别是大型超市已成为居民购物的主要场所,但是大型超市的高额进场费、附加费却使利润微薄的大米企业望而生畏,组建行业协会,情况会大不一样。
9.列为优势农产品,着力提升稻米竞争力
尽管我国水稻在国际上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但因水稻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仍不高,所具有的竞争力也只是低价格的竞争,还不具备高质量的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水稻生产的发展余地还很大,因此建议农业部也将其列为优势农产品,优先规划优势区域,重点予以扶持建设,以进一步增强水稻的国际竞争力,抵御进口冲击,扩大出口创汇。
(注:本文节选自《发展稻米产业 造福中国百姓》一文)
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