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一先】在科技保障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我国重要的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党支部现有党员26名,组建两年来,秉承“若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治品格,带领党员和群众突破实验和运行维护等多项关键技术瓶颈,有力保障了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和新冠肺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工作顺利进行。
斗猪瘟 以梦想坚守平凡
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暴发,生猪生产急剧下滑。研制非洲猪瘟疫苗的重任交到了哈尔滨兽医所的肩上。军令如山,刚刚组建的党支部马上带领党员群众投入到疫苗研发的科技攻关任务中。
这是烈性病毒的实验,在疫苗实验过程中如何保证零事故成为一道难题。在-200帕气压的实验室,实验人员必须像宇航员一样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既是盔甲也是累赘,进出一次实验室,淋浴流程共4次,耗时近1小时。因为进出不易,所以他们进去一次便会做完所有工作。4小时、5小时甚至6小时,期间不能饮食、上厕所,经受着意志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并创造了一天完成35头猪剖检的记录。
看到大家这么辛苦,党支部一边做好思想工作,一边突出率先垂范,支部书记、支委和党员一起工作,为大家树立必胜信心。从非洲猪瘟攻关开始,每天都是最后去食堂吃饭,连续两个春节都在抗击非洲猪瘟一线,人均放弃了150多个节假日和休息日。截止到今年4月,高效率完成了非洲猪瘟实验室阶段90余个批次的所有实验,实验动物近1000头(只),采集分析样品2万多份。
付出必有回报。今年4月,非洲猪瘟疫苗已获准在指定区域开展临床试验。
战疫情 以奋斗创造不凡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高级别实验室在持续推进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的同时,还接到了开展新冠肺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检测的重任。大事难事看担当,危急时刻显本色。党支部会议上,党员们摩拳擦掌,纷纷表示,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必须拼尽全力。新冠病毒的传染力之强、感染面之广无人不知,但他们毅然在请愿书上按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只为坚守肩负的生物安全使命。
与新冠病毒接触,双层手套、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鞋套、防护服一个都不能少。实验团队的同志每天面对上千个样品需要检测,狭小的密闭空间,加上多台实验仪器,室温达到近30℃,每次检测至少5~6个小时,经?;岢鱿只つ烤灯鹞?、呼吸不顺畅等现象。高浓度的消毒水加上长时间防护服缺氧,有人在实验室几乎憋不住要呕吐,但是考虑到防护服紧缺又强行忍住。管理团队的同志每天整理样品数据到深夜甚至凌晨,只为患者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设备团队的同志经常在-500帕的密封实验室驻足数个小时,只为找到一个米粒大小的漏点,还要进入高不足1米,面积不足3平方米的动物隔离器内部狭小空间检测气密性。由于工作强度大,大家经常在深夜和凌晨才走出实验室,即使身体不适,稍作休整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岗位。实验室50名职工全员在岗,连续几十个日夜吃住在单位,坚守防控,3名同志因为表现优秀,在攻关一线光荣入党。
冲在前 以实干践行初心
实验室有一支专门负责设备管理的党员突击队,以配合实验为核心,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行为前提。往往这个实验周期刚结束,下一期实验就立即开始,因此留给设施设备人员检修设备的时间非常有限,实验室的终末消毒、清理、设备的搬运、气密性的反复测试、关键防护设备的多次调试等等,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加班熬夜是习以为常的事。
2019年冬天的一个凌晨,值班人员发现活毒废水水量异常,经排查发现是给水管道爆裂,突击队3名同志火速赶往现场。因情况复杂,短时间处理仍达不到预期,突击队当机立断、带水作业,经过刺骨的冬日冰水的洗礼,20分钟后终于抢修成功。两年来,有多次紧急故障的抢修发生在凌晨,党员突击队都是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完成抢修后又继续严密监测,直到第二天黎明太阳升起。汗水换来了科学严谨的测试数据和检测报告,更保障了整个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支部书记何希君说:“随着生物安全重要性的与日俱增,我们保家卫国的责任也越来越重。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过硬的作风,打造一个富有理想,敢于担当的优秀红旗党支部,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做出更大贡献!”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