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科技之春”农技推广活动启动
【副标题】小麦科技小分队奔赴安徽蚌埠开展培训和指导
【日期】2004.02.16
【版次】第十一版
【版名】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作者】 蒋建科
【主要内容】
本报合肥2月14日电 记者蒋建科报道:在春耕生产即将开始之际,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等结合农时发起组织的“科技之春”大型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拉开帷幕。全国农技中心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联合承办的“小麦科技小分队”于2月11日起陆续奔赴安徽蚌埠,举办全国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培训班,组织专家下村巡回咨询指导。
来自全国小麦优势产区共10个?。ㄗ灾吻┑乃信┮挡坑胖首ㄓ眯÷笫痉断氐?00多名技术人员,分别听取了有关专家所做的“黄淮海麦区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西北麦区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等专题讲座。
由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振文、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等8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还深入五河县大新镇的几个村子,现场回答农民在小麦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一位农民问道:“我们给小麦没少施肥,可它总爱倒伏,产量老上不去,请问这是怎么回事?”余振文教授在详细询问了当地的种植习惯和管理措施后说:“问题是你们施肥时间太早,小麦基部节间过长,光照不进去,影响光合作用。就像小孩不能多吃饭一样,等他长大了,饭量就大了,应该把施氮肥的时间往后移?!庇形慌┟袼滴颐钦饫锍嗝共”冉涎现?,不知如何防治才好。胡承霖教授说:“赤霉病的发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温度在17—18摄氏度,二是湿度在80%—90%时容易感染,最怕在扬花期下雨,防治最好在扬花前一天进行?!弊颐腔够卮鹆诵÷笪娣乐我斓绕渌侍?。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学会等还专门为这次活动精心制作了一批《优质小麦种植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治》等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录音带、VCD和教材,分别赠送给与会代表以及当地农民和基层技术骨干。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夏敬源博士说,俗话说小麦是“三分种,七分管”,田间管理技术对小麦增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这次活动一定能为全国今年的小麦丰收起到应有的作用。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