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农科院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今年初开始,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的科研体制改革全面展开。4月下旬,第一批正室主任竞聘在公开演讲、评委投票、改革小组评审中顺利结束。就在即将进行室副主任和创新岗位公开报告的时刻,北京地区的“非典”疫情突然升级,日收治患者均在百人左右,为预防感染传染力极强的SARS病毒,接上级通知尽量减少或停止会议,并实行弹性工作制。文献信息中心在高度重视并做好预防“非典”工作,确保职工身体健康的同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如网上传输信件、通知,发布信息等坚持正常的工作运转。
文献信息中心现有职工编制389人,但在这次改革中,文献中心能够进入科技创新基地的人数名额很少,比例为全院同类研究所中最低,改革工作十分艰难。为此,文献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这次改革,成立了以文献中心主任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决心把这次改革作为中心今后更快发展的动力和起点。中心大力宣传改革意义,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精心设计改革方案,认真做好制度建设,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先后研究和制定出全中心首批竞聘200多个岗位中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岗位要求、待遇的基础文件,并制定出19个与这次改革工作相配套的全员竞聘、收入分配、学科调整等配套文件。改革工作坚定而顺利的推进。
为了使改革真正达到调动工作积极性、发挥人的能动性的目的,文献信息中心采取了全部技术岗位与管理干部岗位公开招聘的做法,所设置的几十个创新岗和200多个普通岗位,在符合该岗位基本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全部公开竞聘,既可以低职高聘,也可以高职低聘。
按照常规竞聘方式,竞聘人需要于公开场合在规定的时间内做竞聘报告,并回答评委提问,同时组织广大职工旁听。虽然目前北京的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文献中心要求大家绝不能麻痹大意和产生松懈思想。为了“非典”时期不组织较大型的会议,避免人员过多集中,但又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聘原则,让广大职工能够同步直观地了解竞聘现场的情况,文献信息中心决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非常办公”,组织发挥本中心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及设备优势,购置了部分设备,在我院首次开通了网上视频会议系统,于5月29—30日成功地召开了首批技术岗位竞聘大会。在两天的时间内,共有38名竞聘人在主会场做演讲报告,全部使用Power Point演示,主会场只有11位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听讲并提问,图象及声音通过网络传输到全中心各个职工办公室,其他评委和职工都在自己的电脑旁同步收视。此间正在国外和外地出差未归的科技人员也将自己制作好的演讲报告通过Email发回,参加了副研究员岗位的竞聘。
此次竞聘充分展示了文献信息中心科研人员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做为国家队的研究实力。正如中心主任许世卫研究员在竞聘报告会总结中所说:“文献中心之所以要精心组织竞聘报告会,不但是要让中心的每位职工都能有展示个人才能和竞争上岗的机会,也是请中心职工献计献策,统一认识,谋求更大发展的良好形式,首次网上视频会议系统岗位竞聘工作达到了这个目的。”
文献信息中心网上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也再次体现了网络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观看此次竞聘大会的人数远远超过以往会议室开会形式的人数,而且引起了院领导及院机关的广泛关注。(赵维夷)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