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沼气所为主要完成单位的 “畜禽粪污沼气化处理模式及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项目,获得200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为沼气所研究员邓良伟博士。
该项目针对畜禽粪污处理利用中存在的技术选用不科学、沼气工程效能低、沼液处理达标难、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创新提出了畜禽粪污沼气化处理利用的3种模式:厌氧-还田利用、厌氧-自然处理和厌氧-好氧处理模式。通过理论与工艺方法的创新,构建了畜禽粪污沼气化综合利用及达标处理技术体系。主要创新内容有:
1.集成创新了“高浓度畜禽废弃物高效厌氧消化工艺”,突破了沼气发酵冬季正常产气的技术瓶颈;
2.揭示了沼液好氧后处理过程运行效能衰变的机理,修正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好氧处理”传统理论的缺陷,创新提出了沼液后处理碳源与碱度自平衡方法;
3.发明了“厌氧-加原水-间歇曝气”工艺及其调控模型,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国内外现有技术;
4.创新研发了“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工艺”,处理费用及安全性显著优于化学脱硫与加氧生物脱硫技术;
5.发明了无(少)动力厌氧--人工湿地多层面组合处理技术。
该项目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部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已在250多座工程中应用,四川省市场占有率约为60%,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20%。生产沼气1.7×108 m3,节约标煤1.2×108kg,减排COD当量4.3×108kg、CO2 当量1.0×109kg。增收节支10590万元。
分享到
沼气所荣获200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发布时间:2010-03-09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沼气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