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郑州大学共建的郑州大学农学院正式成立。院党组书记陈萌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蒋笃运、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院士共同出席揭牌仪式。
陈萌山在致辞中指出,棉花所与郑州大学合作共建农学院,是中国农科院贯彻落实“三个面向”、扎实推进“两个一流”、实现 “整体跃升”的具体举措和实际体现,也是中国农科院和河南省科研教学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件盛事,对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推动河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意义重大。他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加强协同创新,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学科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长效发展的科教融合机制,把学院办出实效,建成农业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助推河南乃至全国农业发展。
刘炯天院士介绍了郑大农学院成立的相关背景和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汪学军、蒋笃运分别致辞,肯定了学院成立的重要意义,并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期望。
学院发展论坛上,郑州大学农学院首任院长李付广从学院的建设背景、筹建进展和发展规划等方面对学院的建设方案进行了汇报,着重介绍了学院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和师资队伍,对学院开设的作物诱变及种质资源创制、作物基因组及遗传多样性、作物分子育种等6个学科方向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表示力争将学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和世界一流的农业科研学术平台。
与会领导专家围绕学院建设和发展规划,进行了专题研讨,并就学院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刘旭院士指出,郑州大学与棉花所优势明显、互补性强,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以作物学、生物学、农业资源利用等学科为依托,共建郑州大学农学院,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希望双方通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充分利用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优势,加强作物育种、作物逆境防控和绿色生产等学术队伍建设,在绿色增效农业领域取得更大成果,为河南农业、科技和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州大学农学院由棉花所与郑州大学联合共建,依托棉花所郑州科研中心建立校区。学院建设紧密围绕国家粮棉油安全战略和河南农业大省的科技需求,依托郑州大学“双一流”大学人才和学科优势以及我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棉花转基因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平台优势,以建设“绿色高效农业”一流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流平台”为目标,通过双方人才、资源、科研、教学等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力争建设成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三位一体”的研究型学院,以互利共赢的理念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共享农业科技、教育的发展机遇,为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院党组成员、人事局局长贾广东,院办公室主任高士军、科技管理局局长任天志,河南省农业厅、郑州大学、棉花所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双方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教职工代表参加会议。(通讯员 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