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副主任安道昌等一行,专程来我院考察有关农业生物技术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征求一线科学家改善国家“863计划”管理的有关意见。翟虎渠院长、刘旭副院长,范云六院士等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翟虎渠院长对科技部及生物技术中心对我院农业科研工作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中国农科院在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取得的一些重大进展,如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转基因抗虫棉、基因工程植酸酶、禽流感疫苗等,都得益于科技部及生物技术中心的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进一步优化组合各研究所相关研究领域的技术力量,在诸如三系杂交抗虫棉、矮败小麦等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加强科研协作,争取早出成果,出更大的成果。
郭三堆研究员汇报了三系杂交棉的研究进展。在“863”计划的长期支持下,目前我国已经审定了3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抗”抗虫棉新品种,“国抗”抗虫棉播种面积已经占到全国抗虫棉播种面积的60%。与此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在实现单价杀虫基因向双价过渡的基础上,基本解决了三系配套问题。范云六院士汇报了植酸酶基因在饲料作物开发中的最新进展。目前已克服了植酸酶基因高剂量表达对种子发芽的负面影响,在玉米中的表达量,已经达到了直接用玉米做饲料添加剂的要求?;拼髸P研究员汇报了抗除草剂基因的研究进展。黎志康研究员汇报了分子育种及在全国组建水稻分子育种网络的进展。
专家们还就“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农业生物技术的重点支持领域等提出了建议。
分享到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王宏广到我院调研
发布时间:2005-03-22
|来源: 院办公室|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