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讲坛第36期将于2018年9月11日(星期二)上午9:00在国家农业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期农科讲坛特邀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水禽育种与营养团队首席科学家侯水生讲述“品种创制对我国肉鸭产业发展的影响”。敬请关注。
侯水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鸭育种与营养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2016年获全国农业先进个人,2017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1999年,已有近30年历史的北京鸭育种课题组人才断代,人员涣散,种群混乱,经费奇缺,账面为负数。而在动物营养领域已卓有建树的侯水生在领导的多轮劝说下接下了课题组,但当时的困境不言而喻。2006年,经过7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他和同事们培育的“Z型北京鸭配套系”通过了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获得了国家级新品种证书?!氨本┭贾种首试创葱掠胗τ谩被?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0年,侯水生被推荐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水禽体系第一任首席科学家。截止2012年,他带领团队成功培育了多个具有不同生产性能特点的北京鸭专门化品系,为育成极具市场竞争力的“Z型瘦肉型 北京鸭”新品种创制了素材。该品种使用权在2012年同时转让国内2家肉鸭养殖大型企业,转让收益超过4000万元,建立了“科-企联合育种”模式,使“育种技术”成为企业发展北京鸭种业的动力。2016年累计推广北京鸭父母代种鸭257.7万只,生产肉鸭4.38亿只,节约引种费4400万元。新品种已经推广到山东、江苏、内蒙、辽宁等省区,市场占有率从0迅速提高到16.3%,实现了重大突破。同时,育成了沉积脂肪能力极强的肉脂型北京鸭配套系,其在自由采食条件下,体重和皮脂率达到了填鸭水平,彻底颠覆了填鸭生产方式,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和养殖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鸭福利。
侯水生长期从事水禽育种与养殖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课题。育成的“Z型北京鸭配套系”获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北京鸭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获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鸭新品种培育与养殖技术研究应用”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7年磨一剑,侯水生团队成功培育了极具市场竞争力的瘦肉型北京鸭新品种,生产性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打破了国外品种垄断我国市场的局面。2017年,侯水生研究员被授予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为表彰他在水禽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传承科技创新 引领水禽产业发展
—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侯水生研究员
侯水生研究员,长期从事北京鸭品种培育与养殖技术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鸭营养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
临危受命 结缘水禽硕果累累
1999年,已有近30年历史的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鸭育种课题组出现了人才断代,人员涣散,研究经费极其紧张的困难局面。研究所从行业使命出发,开始动员侯水生研究员成立科研团队,带领课题组振兴鸭产业技术研发,但当时的困境不言而喻。
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研究基地的鸭场不仅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亏损的漏洞也填上了。在科学研究上,侯水生虽然是动物营养学的背景,但面临育种中的难题,他坚持学习,成果丝毫不逊色于本领域的学者,在育种技术创新方面,侯水生率领团队系统研究了北京鸭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在北京鸭育种技术、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北京鸭遗传资源创制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面对我国缺乏肉鸭饲养标准、鸭生长迟缓和饲料资源浪费等行业关键性问题,侯水生充分发挥动物营养专业优势,率领团队系统研究了不同生理阶段肉鸭和种鸭的能量、蛋白质、钙磷、多种氨基酸与维生素需要量等数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备的《肉鸭饲养标准》。多家大型鸭饲料、养殖企业每年依据该标准生产鸭配合饲料量超过1000万吨,效益显著。
2006年,他和同事们培育的“Z型北京鸭配套系”通过了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获得了国家级新品种证书。随后,“北京鸭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获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年,“北京鸭新品种培育与养殖技术研究应用”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院企联合 创新畜禽育种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畜禽当家品种都依赖于国外品种,而肉鸭产业更是被作为负面典型。英国人100多年前从中国拿走了我们的北京鸭,经过选育后再卖给我们,而且几乎垄断了国内种鸭市场,获得了巨额利润。针对这一现状,侯水生多年培育的23个具有不同生产性能特点的北京鸭专门化品系,为育成极具市场竞争力的“Z型北京鸭”自主新品种创制了素材。该品种的使用权在2012年同时转让国内2家肉鸭养殖大型企业,转让收益超过4000万元,建立了“科-企联合育种”模式,使“育种技术”成为企业发展北京鸭种业的动力。培育的北京鸭新品种年出栏量超过6亿只,节约引种费超过1亿元。新品种已经推广到山东、江苏、内蒙、辽宁、黑龙江等省区,市场占有率从0迅速提升到近20%,实现了从无到有突破,对我国肉鸭产业发展影响巨大。2017年,为表彰他在水禽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凝心聚力 率领水禽体系创辉煌
2009年,侯水生被推荐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水禽体系第一任首席科学家,牵头组建由19个岗位、25个试验站团队组成的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在侯水生带领下,经过8年,该体系在水禽遗传育种、饲料营养、饲养技术、疾病防控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二等奖各一项,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国家新品种证书2项,获优秀科研团队。目前,该体系已成为我国水禽科研主力军,引领了产业科技的发展方向。
时光荏苒,三十年的岁月已将青丝染成白发,可侯水生心中一直坚定的振兴中国水禽产业的梦想却没有丝毫磨灭。我们相信,依靠科技创新,他会带领中国水禽产业不断腾飞并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