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一线急先锋】线上救灾、双线作战的果树专家
自河南暴雨灾害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积极开展自救和抗疫的同时,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副所长刘崇怀牵头的专家工作组,建立了由4位青年专家对接,多位专家协助的“4+N”援助模式,以线上指导的方式为受灾果农排忧解难,为灾后恢复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郑州出现新冠疫情后,专家们的出行受阻,5位专家通过视频与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进行深入交流,全面分析雨后灾情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详细讨论预防次生灾害、耐涝品种引进等问题。
不厌其烦的西瓜专家
“如果淹水严重就要赶快抢收西瓜,之后可以补种花菜、西兰花或者甘蓝……”尽管分发了明白纸,但何楠每天还是会不厌其烦的解答很多“疑难杂症”。何楠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河南人,45岁的他是西甜瓜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的执行首席,一位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园艺专家?!白魑幻膊吃?,组织上信任我,由我来指导中牟县的灾后恢复,我觉得很光荣?!焙伍锌厮?,“中牟西瓜是我们郑州的支柱产业,如果不是疫情我们肯定是去现场,不过现在线上也方便?!焙伍刻焱ü缁盎蛭⑿诺确绞轿茉秩褐诖鹨山饣?,在初步了解了大家的需求后,他及时编写了西瓜救灾技术指导明白纸,传授作物淹水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方法。 “我们下一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土壤的修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会联系院里兄弟院所的专家一起帮助解决!”
雷厉风行的草莓专家
39岁的李刚是一位草莓专家,灾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驱车前往中牟、武陟、新密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在郑州出现新冠疫情后,他做好个人防护,继续在道路受阻、通信不畅的情况下,摸清了受灾地区损失情况?!坝跋觳葺さ囊蛩乇冉细丛樱辉谙殖】春苣迅鲎詈侠淼慕ㄒ??!崩罡战樯芩?,“受灾严重的地块要果断放弃生产,全力备战秋季栽培,受灾较轻地区要及时防病防虫,控苗促分化?!蔽繁G锛驹耘嗨忱?,李刚先后撰写了《草莓水淹后应急措施》《草莓涝后恢复生产技术明白纸》《水灾过后土壤消毒方法》等技术资料,并与种植户保持密切联系,全力将草莓损失降到最低。
“包打听”的梨专家
王龙是负责新密救灾的梨专家,承担任务后,他一下子成了研究所里的“包打听”。在了解到受灾情况后,他根据当地受灾作物和果树种类,迅速联系院所相关专家,整理了《洪涝灾害后果树恢复生产技术方案》,并搜集大量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灾后恢复及补救措施的权威文献。“综合研究各方面的情况,我们认为受灾农民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休耕2-3个月时间,不种植任何作物,可施入有机肥,翻耕土壤培肥地力;二是安排种植生育期短、技术要求低的农作物,政府给予技术和物资的支持。”尽管不能现场指导,王龙总是第一时间将专家们的意见反馈给县里的同志。
活跃在直播间的桃专家
崔国朝是负责联系新密县救灾的桃专家,接到研究所的任务后,他立即收拾行囊准备赶赴灾区,但由于疫情原因被迫取消行程。他先后撰写《桃树水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明白纸》《桃树涝灾后补救技术措施》等技术资料,并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在网上开启了直播?!敖柚辈テ教梢杂攵辔恢种不惫低ń涣?,讲解桃园涝灾后管理技术,直播间里最多时有600人,点赞次数超过2000次?!敝辈ソ崾?,崔国朝又拍摄了“桃园涝灾后补救技术”系列短视频,通过抖音、微信等多个平台传播推广?!拔乙膊幌胱鐾?,就是想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尽自己所能帮助果农挽回损失,恢复生产?!?/p>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