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徐斌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中国草原植被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范丙全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多种功能高效生物肥料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中国草原植被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在农业信息预警项目、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任务、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等支持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历经6年多的密切协作与联合攻关,以我国草原植被产草量、长势、返青、草畜平衡等为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宏观高精度草地遥感测产模型的构建、合理载畜量计算方法中补饲参数的测算、草原植被长势和返青遥感等级标准的试验研究和检验以及不同数据、不同技术的耦合、集成、标准化等基础和关键技术问题等,开展了多学科、多部门综合研究,建立了能满足我国草原主管部门要求并且高效稳定业务化运行的草原植被遥感监测体系。该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草原植被长势遥感模型运行的稳定性和监测内容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以服务于国家草原主管部门宏观决策需求和政策制定为导向,定期为农业部与重点地区提供草原植被监测数据与报告,农业部将本项目月度草原长势监测结果每月以《草原监理动态》等形式向各地印发,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草原状况的重要信息。该成果对于我国开展草原?;ぁ⒔ㄉ?、利用、管理与决策等工作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多种功能高效生物肥料研究与应用”成果针对我国生物肥料产业受到严重困扰和徘徊不前、生物肥料生产菌种不足和缺乏高效菌种、生物肥料缺乏针对性、货架期短以及长期缺乏高效生物肥料等突出问题,在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加拿大政府间合作等项目支持下,由资化所联合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学院、河北农林科学院等单位共同攻关,经过10余年努力,在溶磷、固氮、农药残留降解多种功能高效生物肥料研制和应用技术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针对我国生物肥料生产菌种不足和缺乏高效菌种的现状,该成果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分离筛选了高效溶磷菌、农药降解菌和根瘤菌菌种资源,研究了溶磷菌、固氮菌和农药降解菌的能力。为解决我国生物肥料产业菌种老化、功效低的技术瓶颈提供了高效菌种资源支撑。
在全国主要土壤、主要作物上,该成果系统研究了溶磷菌、农药降解菌、根瘤菌与土壤类型、作物品种的最佳适配技术,研究了大豆根瘤菌、紫花苜蓿根瘤菌菌种的环境适应、定殖生存和作用效果等技术。突破了多年来生物肥料缺乏针对性、适应性差和效果不稳的技术难题。
该成果系统研究了高效溶磷菌、根瘤菌、农药降解菌的高密度发酵工艺,载体、助剂与?;ぜ恋淖罴炎楹弦约熬直2睾透醋车燃际?,突破了微生物肥料在土壤中有效生存时间短和作用效果不稳的技术瓶颈;率先在国内研制成功了与作物、土壤适配的高效溶解多种难溶磷的生物肥料,高效降解六六六、呋喃丹和阿特拉津的新型生物肥料以及根瘤菌生物肥料;建立了适应全国主要农业区需要的生物肥料技术体系,为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与产业的发展发挥了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
研制的高效溶解多种难溶磷生物肥料、降解多种长残留农药的生物肥料、与土壤-作物最佳配合的紫花苜蓿和大豆根瘤菌生物肥料,在全国5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发表论文63篇,其中SCI 21篇,申报专利7项,获授权专利2项。
分享到
资源区划所两项成果荣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发布时间:2010-02-0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