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等多个单位承担完成的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重点项目“新时期中国食物安全发展战略研究”,2月14日通过了由有关院士、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评审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起点高,数据翔实,结论正确,有重要创新。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食物发展阶段分析、食物安全指标与评价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食物与营养安全目标分析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对引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类型的食物结构、指导国家食物安全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意义。
“新时期中国食物安全发展战略研究”系2000年开始进行的国家科技部重点软科学项目。该项目在分析世界标准和中国国情后,提出了包含食物数量安全、食物质量安全和食物持续性安全的食物安全整体性概念;从食物发展与食物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系统回顾与分析了我国食物发展历程,阐述了近50年来我国食物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了食物发展的动因,揭示了我国食物发展与安全的经济性、多类型性和区域性特征;在分析影响食物安全的主要因素后,首次提出了食物生产、供给、消费、贸易和供需平衡等方面的五类综合性食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对我国主要食物安全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现状和预测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基本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和向富裕阶段过渡时期的食物发展与营养健康的基本目标;分析了耕地、水等主要食物资源数量对食物安全的制约,以及环境条件对食物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加入WTO条件下的食物安全贸易策略。
研究成果提出了保证我国食物与营养安全的九大发展战略与对策。即: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食物综合供给能力;完善食物标准体系,保证食物质量安全;理顺关系,建立一体化的食品工业管理体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力度,促进食物可持续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国家食物安全保障制度;充分合理运用WTO规则,提高食物国际竞争力;全面普及营养知识,科学合理引导居民消费;建立食物安全早期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对食物安全的有效监控。
据项目主持人许世卫博士介绍,该研究成果的多项战略措施与结论,已被有关部委以及有关协会在制定相关政策、规划时所采用。并已成为《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重要技术依据,该纲要于2001年12月以国务院办公厅86号文正式颁布实施。本项目提出的食物安全分析方法、建立的食物安全指标体系等,对各省、各地区开展食物安全研究、制定食物安全发展战略与措施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参考价值。本研究所得出的小康社会的食物安全与营养指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食物发展与安全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标准。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