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经新华社全文发表后,在农业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
2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了学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两院院士、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农业科技工作者,高度评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英明决策,并感到深受鼓舞。
大家认为,中央连续两年,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出了中央一号文件,足见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党中央高瞻远瞩,在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要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支撑条件,这是构建农业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
大家一致表示,科技进步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构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明确部署和要求,从增加农业科研投入、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4个方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翟虎渠教授在发言中,从7个方面对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针对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具体部署和要求,提出了具体落实的4项建议及措施。
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七项主要措施
1、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加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
2、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集约化饲养水平。加快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加快建设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疾病预防控制、兽药质量监察和残留控制、动物防疫技术支撑等系统。
3、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尽快建立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发展?;ば愿鳎乒悴馔僚浞绞┓?,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
4、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
5、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和旱作农业示范,科学规划、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切实搞好防沙治沙工程,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搞好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和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6、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7、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境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增强防范和处理外来有害生物如侵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等。
二、要从四个方面努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
全社会农业科研投入增长缓慢、总量不足,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偏低是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达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2、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要从国家基地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两个方面,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到2010年前后,形成农业知识创新、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布局结构合理、主攻方向明确、资源优势互补、科研推广衔接,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我国农业农村基本特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国家基地创新能力建设。要以国家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通过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在北京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功能是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根据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负责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农业科学知识创新、高新技术开发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工作。
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要以具有明显优势的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整合区域内国家、部门、地方农业科技力量及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等农业科技资源,依据全国农业综合一级区划,通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建成东北、黄淮海、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华南、西南、黄土高原、内蒙及长城沿线区、青藏高原以及西北绿洲共1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主要功能是紧紧围绕区域优势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布局、农业生产与加工技术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问题,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负责区域内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知识创新工作。
此外,与国家基地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相配套,以科研实力较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省、地级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依据全国农业综合二级区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建设50个左右综合性、300个左右专业性农业科研试验站,上与国家基地和区域性科研中心、下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相衔接,负责区域内重大科技成果的熟化、组装、集成、配套与示范,直接服务当地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要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结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通过现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野外台站建设等专项经费渠道,配套部门实验室、农作物改良中心、质检中心建设等经费投入,建设必须的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基地、野外台站、信息服务中心、网络科技环境等,以增量激活存量,整合各区域及全国农业科技资源,建设能满足各区域及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专门制定“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入专项资金,对口扶持国家创新中心、各区域创新中心和试验站的建设。
4、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研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要结合国家基地和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建设,尤其是国家基地的创新能力建设,不仅使国家基地和区域中心出成果,同时还要出人才,既要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还要通过农业科研活动,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国家基地和区域中心农业科研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优势,扩大培养农业科研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编辑 姜梅林 摄影 丁麟)
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座谈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翟虎渠教授作重要发言
座谈会由中国农科院副院长雷茂良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