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创新思路开展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工作,积极融入全球农业创新网络,深入参与全球农业科技治理,多措并举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
全球农业科技影响力显著提升
农业科技话语权有效加强。全院100余名专家在国际重大倡议、组织和机制中兼职,300余名专家在700余个国际知名期刊兼任编辑,约一半为一区期刊,为国际前沿学术发展贡献智慧。广泛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首届“国际植物健康日”活动、世界粮食论坛农业首席科学家圆桌会议等重要国际活动,分享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方案。参加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维护国家发展权益?;诠逝┮笛芯看枭套橹–GIAR)、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管理机制会议上发声,推动全球科技治理下的国际协同创新发展。
学术交流规模层次持续提升。举办第二届国际小麦大会、中国-东南亚跨境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国际研讨会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会议57场,举办国际培训班19场,全球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参会人数约1.5万人,有效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合作。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共同举办21国参与的“减少食物损失与浪费青年创客坊”活动,决赛作为世界粮食论坛活动在全球同步直播。
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成果丰硕。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签署协议成立“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农科院创新平台”,在“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上,该创新平台被列入中国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七大举措之中。沼科所与萨摩亚联合项目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良好做法案例集》和《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促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良好案例》在全球宣传。
参与引领全球农业科技创新
高水平合作项目取得突破。从指南谋划、申报指导等方面提升申报水平,全院竞争性国际合作项目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新增各类国际合作项目121项,是上年的1.5倍,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和战略性合作专项获批16项,是2021年3.2倍。牵头组建中欧食品、农业和生物技术旗舰项目中方专家组,为起草项目指南提供指导,与欧方磋商形成4个旗舰项目主题。
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不断强化。制定“中国农科院南繁国际种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与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CIMMYT)分别签署关于共建“中国农科院-国际水稻研究所三亚国际水稻育种中心”和“中国农科院-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三亚育种中心”合作意向书,推动建立育种创新高地。
国际大科学计划申报稳步推进。聚焦“种业振兴”战略需求,着力组织开展“农作物基因资源阐析(G2P)”国际大科学计划申报工作。“农业基因资源阐析”成功列入国家《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与19家国际伙伴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同形成中、英文项目概念书和申报书。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进展顺利。项目在分子育种数据平台、作物产量预测和作物水分生产力遥感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氮评估方法和模型方法、协同减控气体排放技术、雷达反演识别生物学参数及迁飞草地贪夜蛾种类辨识技术等多个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
全球创新合作布局日渐完整
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牵头在华筹建国际农业科技组织“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制定联盟概念书、章程,确定组织架构,21家国外机构和34家国内机构加入联盟,申报材料通过中国科协初步论证。新建海内外国际联合实验室11个,牵头建立C4光合联盟等国际性专业合作网络,发挥国际创新优势,助力保障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周边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愈加完善。召开全国农科院系统外事协作网会议暨全国农业科技“走出去”联盟会议、海外农业研究大会等会议,研究形成《沿边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行动方案》,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签署中国-东南亚植物?;ず献餍卸桨?。制定方案推动南繁院国际育种研究中心、西部中心中亚研究中心的组建运行,搭建面向东南亚和中亚的枢纽平台。
“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不断拓展。牵头筹建“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获农业农村部审议批准及科技部正式支持,与非洲科学院同步推进联盟筹备工作。中国-哈萨克斯坦农业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完成了ISO17025认定;中国-罗马尼亚农业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完成布加勒斯特植物工厂主体建造工程;中国-乌拉圭大豆研究与创新“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
国际人才队伍建设稳中求进
国际人才引育提档升级。成功申报国家留学基金项目77项,获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推荐增补41名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评审专家。申报外国专家类项目20项,获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4个。赴国外合作研究的人员累计58人次,引进中长期交流合作外国专家109人次。
国际教育学院建设有序推进。牵头组织起草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南繁学院、西部中心国际招生与海外引智工作方案(2022-2026)”,争取“十四五”期间促进南繁学院、西部中心留学生规模达到300人。
积极培养输送外派干部?;萍鲎也斡肱┮低饨还俚难∨珊凸首橹谖痪浩?,2人成功竞聘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管理岗位,2人拟派往驻外使馆工作。
2023年,中国农科院将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培育全球农业科技创新“新动能”,打造农业科技国际“引力场”,促进农业科技“走出去”,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创新中心,助力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