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中国农业科学院在这里隆重举行报告会,宣传“执着奋斗,求实创新,心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站精神”。农业部党组高度重视宣传弘扬“祁阳站精神”,三位部领导参加今天的会议,刚才危朝安副部长代表部党组做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祁阳站人46年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甘于寂寞,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我们大家一起聆听了报告团4位同志的报告,他们用质朴的语言、翔实的事例和真挚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新老祁阳站人扎根基层,献身农业科研事业的光辉形象,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们艰苦奋斗的历程,蕴藏着求实创新的精神,传承了服务人民的信念,饱含着心系三农的真情,他们以46年的重要成就,向大家展现了一条农业科技创新之路。今天的报告会,使我们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再教育。在此,我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向所有在祁阳站工作过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向报告团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祁阳站精神”是新时期农业科技工作的一面旗帜,下面,就进一步学习“祁阳站精神”,提高我院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我谈几点意见。
第一,学习“祁阳站精神”,就是要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扎根基层的奋斗精神。祁阳站,风风雨雨几十年,和农民一样的是“脸朝黄土背朝天”,以大地为床、以农具为枕;与农民不一样的是“瓶瓶罐罐放田间”,与仪器作伴、与数据相守。从60年代在饥饿的死亡边缘依然坚持粮食增产研究到80年代将实验田搬进农民家中,改造南方农民称之为“吃药无效,敬神不灵”的“鸭屎泥”田;从“九五”期间组织科技攻关队伍深入基层,全方位开展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到“十五”期间攻克一系列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难题,获得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实现了当地农村改造见成效、农民致富奔小康、农业增产获丰收的目标。祁阳农业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这些科研人员甘于寂寞、埋头苦干的结果。祁阳站这个典型是他们遵循农业科研规律,长期扎根基层干出来的,是农业科研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功范例。学习弘扬“祁阳站精神”,就要像祁阳站人那样,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农村,深入田间,深入科研第一线,脚踏实地,敬业奉献,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第二,学习“祁阳站精神”,就是要学习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祁阳站的苦,不是它的招牌。祁阳站的最大特点就是敢想敢干,就是不畏权威,就是敢于打破国际权威定论,就是要在“红色沙漠”上创造出绿洲,就是要将自己的泥巴脚踩进国际农业科技的殿堂!祁阳站不甘寂寞、勇于创新,在几十年大量实验观测记录的基础上首次揭示了磷肥防治“坐秋”机理,首次解决水稻“坐秋”难题;首次研究出钾肥,提高绿肥田稻谷产量;首次提出硫酸锌防治水稻僵苗;首次为改良“砷毒田”提供理论与方法;首次提出“水平浅沟、沟坑相连、分散蓄水”的工程措施,解决了红壤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祁阳站的科研人员创造出如此多的“首先”,就是靠着这种敢为人先的一股劲,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创造了基层农业实验站的奇迹。学习弘扬“祁阳站精神”,就要有祁阳站人那样的气概,勇于开拓,刻苦钻研,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以一流的业绩回报人民、回报社会。
第三,学习“祁阳站精神”,就要发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营造和谐共进的创新氛围。祁阳站的科研团队从上个世纪60年代在刘更另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以站为家,全年留守实验站,夫妻分居、儿女相隔,在实验站,他们组成一个新家,团结一致,同甘苦、共患难,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团结奋战,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在60年代获得国家重大成果奖,80年代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90年代获得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近几年又屡获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奖、科技进步奖19项,每两年就有一项新的成果问世。祁阳站能有今天这样的荣誉,是祁阳站的科研团队上下齐心团结奋斗的结果。祁阳站的经验说明只有不断完善科研体制建设,坚持和谐团队的协作精神,我们的科研力量才能够形成合力,我们的科研事业才有希望。学习弘扬“祁阳站精神”,就要像祁阳站人那样,团结协作,淡泊名利,奋发向上,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更大的活力。
第四,学习“祁阳站精神”,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在祁阳站,共产党员勇当科研主力军,祁阳站建立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员扎根农村、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学习弘扬“祁阳站精神”,就要像祁阳站人那样,自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不怕吃苦,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
“祁阳站精神”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和民族光荣的历史传统,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要把学习“祁阳站精神”与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紧密结合,与实现我院新时期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与加强科研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与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使“祁阳站精神”成为推进我院科技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同志们!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祁阳站精神”融入到我院各项工作中去,为实现我院“三个中心,一个基地”战略目标,为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