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7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国际扶贫组织乐施会在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召开了《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报告的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第一财经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西班牙通讯社、路透社、CCTV9、网易探索频道、财经网、搜狐、北青网、新浪网等30余家国内外媒体机构派记者出席了发布会。报告的主要编者和作者代表绿色和平组织气候变化项目官员李雁,乐施会气候变化项目官员李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吟隆研究员、马世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晓毅研究员等共同出席了发布会并分别就有关背景、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解答记者的提问。
该报告是中国第一份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审视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贫困地区致贫甚至返贫的重要原因。95%的中国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
该报告的发布,为中国乃至世界气候贫困人口及时地提供了一项分析贫困的新理念,提供了一种中国气候贫困人口特征及其分布的重要研究成果,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公共政策价值,成为中国决策者和广大人民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知识窗口,将有助于推动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扶贫机制与制度的完善。
该报告由绿色和平与乐施会共同委托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写,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吟隆研究员、居煇研究员任主编,中国社科院、甘肃、广东、四川等气象局多个机构和专家都参与了报告的项目研究和写作,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气候变化专家组成员林而达研究员,发展经济学专家、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为报告作序。
分享到
《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报告新闻发布会在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召开
发布时间:2009-07-09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