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为了加强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展现研究成果,探讨发展途径,由中国农学会科技情报分会、河北省农业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联合主办,农业部智能化农业预警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承办的“全国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高层论坛”于12月5-6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李昌健、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杨雄年,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王喆,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李永山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来自科技部、农业部、河北省以及涉农信息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领导和专家近百人参加会议。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许世卫主持。
李昌健在讲话中指出,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推手,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杨雄年表示,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崭新而重要的命题,它涉及农业信息采集、加工、传播等各个环节,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将在科技立项、成果管理等方面大力加强对农业信息智能服务的支持力度。王喆强调,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农业信息服务领域进行的技术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他期望“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尤其是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的研究,使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农业部智能化农业预警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许世卫分别以“信息技术与当代农业科学研究”、“农业信息服务关键技术”、“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与现代农业”为题作了主题报告。长期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信息化工作的专家与领导还就嵌入式系统在农业信息服务中应用、作物模拟与应用、基层信息服务模式、农业信息协同服务、农情信息采集与标准、农业生产智能决策系统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做了学术交流,进一步阐明了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的作用,交流了近年我国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的成果,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许世卫介绍说,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而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农业信息智能服务包括农情精准获取技术、数据自动处理技术和信息推送应用技术3个方面,是以分布式、互动式、主动化、自动化、即时性、可预见性等为特征的信息服务,可以针对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经营过程中各类事件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精准化、自动化的服务技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已经逐步发展、成熟并开始实际应用。农情数据采集标准技术、多源异构农情信息自动采集技术、作物生长模拟技术、农产品信息智能分析预警技术、农业数据建模工具技术、农业信息数据融合技术、农业生产适用技术个性化推送服务技术、作物品种优化布局辅助决策服务技术等一系列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与会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劳动力成本渐高、生产稳定性较差、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可持续发展遇到挑战等四大困境,要通过发展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有效化解农业增长?;?。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是应对当前农业发展困境、改造传统农业的新路径,也是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和服务“三农”的最佳途径。它可以进一步挖掘农业增产潜力,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劳动效率,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帮助农民快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指导农民进行生产经营,做到规避风险、科学决策,从容应对各种生产风险和市场波动,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与会专家呼吁,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农业信息化发展前沿技术领域。我国未来的农业信息智能服务要向服务理念人性化、服务技术数字化、服务对象精准化、服务方式自动化、服务渠道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必将成为现代农业腾飞的发动引擎,开辟信息技术服务于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天地。
“全国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高层论坛”12月5-6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
全国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高层论坛开幕式
全国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高层论坛大会会场
会议代表参观河北省藁城市信息化服务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