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非洲猪瘟是我国养猪业的头号杀手。现无商品化疫苗可用,主要依靠检测和扑杀的策略来防控该病。非洲猪瘟病毒具有短板,宿主相对单一,传染性和传播效率较低,怕高热、怕强酸、怕强碱。次氯酸钠、戊二醛等消毒剂均可对其有效杀灭。
目前,非洲猪瘟病毒具有24个基因型和8个血清群。传染源主要为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野猪、猪肉制品等。主要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方式传播。目前该病呈全球流行态势,我国已发生170多起疫情,共扑杀数百万头猪,造成数百亿直接经济损失。
在临床诊断方面,该病类似猪瘟的症状,脾脏异常肿大、内脏广泛出血。最急性型和急性型感染的死亡率可达100%。急性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虚弱、扎堆,四肢、耳部、颈部、下颌部明显充血,颈部、耳部皮肤表面坏死病变。慢性非洲猪瘟表现为中度至重度关节炎。实验室诊断以PCR和ELISA为主。
非洲猪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深远影响,包括养殖格局、养猪布局、养猪模式、脱贫攻坚等。非洲猪瘟防控原则为“二十四字”方针: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和果断处置。
核心种猪场、地方优良猪种保种场、规?;沓〗俏夜侵拗砦练揽氐闹氐?。猪场若要存活下来,需采取立足自救、主动出击、主动监测等方式。人员入场、引种、售猪(车辆)、饲料等是猪场的主要风险点。
非洲猪瘟疫苗至今没有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基础研究不足和限制条件众多。基因缺失疫苗是当前最有可能成功的非洲猪瘟疫苗。
非洲猪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空前的灾难和挑战,但同时也为提升我国养殖环境和生物安全水平创造了契机。要及时总结和反思前期疫情防控经验教训,开展联合攻关,要依靠法律、依靠科学、依靠人民防控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