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技部组织发起,中宣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对全国“最美科技人员”进行宣传报道,宣传他们长期奋斗在基层一线、条件艰苦地区且成就显著的感人事迹,展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祁阳站文石林作为首批重点宣传的12个先进典型之一,被各大媒体广泛宣传。
中央电视台记者深入湖南省祁阳县文富市镇官山坪村红壤实验站采访“最美科技人员”——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文石林研究员。7月4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以“用科学改变土地”为题,对以文石林研究员为代表的几代祁阳站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用科学方法改良红壤,打破了国外科学家红壤将变成“红色沙漠”预言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
科技部会同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技日报等多家中央新闻媒体聚焦祁阳站,从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对文石林研究员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挖掘和采访报道。
文石林博士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副站长,研究员。1984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工作,从此,在湖南省祁阳县文富市镇官山坪村这个偏僻的山沟里度过了他大半个人生。30年来,文石林克服了长期夫妻分居、生活艰苦、农村基地科研条件简陋、科研经费不足、科研信息闭塞、科技交流机会少等困难,一直坚持在这个农村基地从事科研工作,每年在基地工作200多天,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科研成绩。文石林研究员成功筛选出了十多种适合于南方红壤区生长的牧草品种,提出了这些品种的栽培管理技术,在丘陵坡地立体生态农业、红壤酸化及肥力退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00年以来,文石林共获得成果奖8项,其中省部级成果奖三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二等奖3项;通过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牧草品种2个;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合作主编专著3部。由于在中澳合作项目中作出了杰出贡献,2006年获得了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John Dillion纪念奖”。(通讯员 唐鹏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