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马春森研究员介绍,目前气候变化生物学中针对平均温度升高对生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研究比较多,而自然界气候变化呈现显著的昼夜不对称性,夜间温度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白天,这一不对称的升温与平均温度升高相比,对农业生态系统中典型的捕食性天敌(瓢虫)——植食性害虫(蚜虫)产生截然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平均温度升高对瓢虫存活、繁殖和寿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进而抑制了瓢虫的种群增长,导致其总捕食量降低,减弱了对蚜虫的控制作用。相反,等量的夜间温度升高则对瓢虫的重要性状无影响或有正面作用,促进了瓢虫的种群增长,导致其总捕食量趋于稳定,有利于维持对蚜虫的控制作用。该研究发现了在自然变温下研究害虫与天敌种群动态,及天敌防治害虫效率的重要性。
该评述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abs/10.1146/annurev-ento-041520-07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