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智慧农业发展 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7月28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国家智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联合承办的“2018年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智慧农业论坛”在京开幕。论坛以“加强智慧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将探讨未来智慧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凝练未来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和战略发展方向,推进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和应用实践,从而更好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分别为大会开幕式致辞。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担任论坛主席。
唐华俊指出,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新热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国际竞争的新高地。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农村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有利于促进生产成本节约、要素配置优化、供需有效对接、治理精准高效,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更好服务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邓秀新强调,近年来我国智慧农业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如农业大田和养殖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农业信息服务等,但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的阶段,迫切需要加强我国智慧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联合攻关。
屈冬玉希望,与会的院士专家能够通过交流凝聚智慧,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大局把好关,尤其希望智慧农业能够继续推动互联网乡村的建设,统领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的协调发展。
曹卫星指出,国家智慧耕地建设为智慧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耕地智能监测为耕地规?;椭悄芑锰峁┛赡?,从而最终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农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设置了农业遥感、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智能装备、农业机器人与自主作业系统等主要议题,探讨这些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精准农业、农业生产过程管控、农业环境监测监管、农业灾情预警分析、农产品质量溯源、农机调度管理、农业电子商务、管理决策等领域的应用,展示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智慧果园、智能化植物工厂等集成示范成果。论坛得到了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大力支持,邀请了11位国内领域知名院士、4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和研讨,吸引了国内外500余位参会代表,并有来自该领域的17家企业进行技术和产品展览。
据介绍,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是中国工程院发挥学术引领作用的品牌学术活动之一,围绕各行业领域最新的前沿、难点和热点科技问题,组织国内院士、专家交流学术思想,凝聚集体智慧。此次智慧农业论坛是2018年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重点策划的三场论坛活动之一。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