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12日,2025国际昆虫蛋白产业大会在京召开。与会嘉宾认为,发展昆虫蛋白产业已成为拓展粮食资源边界、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第十四届国家政协常委、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钱克明指出,当前,在全球面临粮食资源紧迫与生态环境压力的背景下,昆虫粮食产业的发展愈发重要。发展昆虫粮食产业是应对全球粮食资源紧迫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成果。他建议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粮食产业的健康生态发展。
农村部原国家首席兽医师、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农业营养李金祥指出,发展资源昆虫产业是拓展粮食资源边界、践行国家“大粮食观”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为推进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从以下三方面系统布局:一是加强对昆虫源头研发与创新,从根本上推动昆虫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二是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养殖的工艺和水平,推动“生产模式”的变革;三是拓展高值化应用场景,提升全产业竞争链。将昆虫农产品打造成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质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指出,昆虫虾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新兴营养资源,其巨大的价值与全球粮食安全和资源压力下的巨大农业潜力下正迫切凸显。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高度重视昆虫资源产业战略布局,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他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设计,凝练重大创新任务,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资源昆虫领域新质生产力。
大会通过搭建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集中展示前沿技术成果和创新产品,有效链接了生产端和市场端,推动了产学研和深度融合,加速了资源昆虫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进程。
此次大会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中国昆虫学会昆虫产业化专业委员会、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国际昆虫食品与饲料协会、亚洲食品与饲料昆虫协会、中科龙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支持单位,万科公益基金会为公益伙伴。
